中国半导体产业强势崛起 威胁国外厂商
过去大陆半导体发展结构并不健全,整体IC产业显现两大落后特征:(1)发展水准落后,低阶产品大量出口、高阶产品大量进口。(2)结构“头轻脚重”,中上游的设计、制造业比例很低,下游的封装业比例很高。中国大陆IC封测业占45%、IC制造业占30%、IC设计业占25%。虽然IC封测业所占比重最大,但高阶封测技术大都掌握在国际大厂手中,为了改善此产业困境,2014年6月,中国政府正式由国务院批准实施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,预计成立1200亿人民币(约6000亿台币)的投资基金,扶持中国半导体产业。台湾与大陆的半导体产业竞争,正式点燃战火。
中国急着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原因之一,是半导体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,对于发展进口替代的大陆经济,确实为首要替代目标。去年中国半导体晶片产品进口达2,313亿美元,正式超过原油进口,贸易逆差达到1436亿元。另外一个原因则为国家安全问题,2013年美国接连爆发“棱镜门”、“监听门”事件,大陆政府意识到科技安全问题的重要性,“去IOE”(IBM、Oracle和EMC)的核心思考策略,正式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,而半导体一直处于资安的核心位置。中国目前通讯设备、政府、金融机构等所使用之工业电脑、伺服器晶片多为欧美厂商提供,基于国家安全考量,大陆积极推行IC国产化。在这两大理由加持下,未来五年大陆半导体产业将成为大陆政府主要的扶持对象。
国外厂商也嗅到相关的威胁,高通在受到中国政府启动的反垄断调查后,随即宣布将28纳米(nm)手机晶片生产部分转到大陆晶圆代工中芯国际,向中国政府示好。中国内需市场大,具备话语权的份量,也是大陆积极使用的武器。大陆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LTE多模晶片平台,通过中移动认证,打破了国外晶片厂长期垄断的地位。这些都显示中国半导体透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晶片自主化加速其进口替代的政策发展。
对台湾半导体产业主要的冲击,来自大陆已经在发展的封测产业。为了因应未来的产业扶植计划,大陆中芯国际与江苏长电已合资兴建月产能50k片12寸凸块加工(Bumping)厂,共同打造IC制造的本土产业链。此外,江苏长电可能进行海外并购,买下世界封测代工第四名、市占率6.9%的新加坡封测厂星科金朋(STATSChipPAC);江苏长电加上STATSChipPAC,市占率可达到9.8%,将正式成为世界第三大封测厂。在晶圆代工部分,虽然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市占率仅4.6%,尚不足以对台湾业者构成威胁,但中芯在中国政策扶持及外资的帮助下,预期5年内市占率将成长到9%左右,进入世界前三大。
面临中国半导体产业强势崛起的冲击,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过去虽然累积下雄厚的实力,但也应谨慎提防,并积极开发蓝海市场,强化自身利基。例如,大陆虽然在十二五规划中,积极支持发展微机电系统(MEMS),但目前MEMS市场主要由欧美IDM及Fabless厂把持,厂商集中度高,中国市占率仍极低,而穿戴式装置与物联网的兴起,相关MEMS需求预期将持续攀升,如何积极切入MENS供应链,将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重要课题。
虽然大陆半导体崛起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立即的冲击并不明显,但半导体类出口向来是台湾的大宗,累计今年1~7月,半导体相关出口占整体海关出口总值接近3成,是台湾今年出口成长贡献的主力,半导体相关产品出口自今年2月起便大幅走升,且几乎每个月都维持在7%以上的累计增幅,反观其他产业出口累计成长于5、6月贡献度几乎为零,7月也仅小幅贡献0.4个百分点,半导体对台湾出口向来举足轻重,一旦大陆半导体崛起,即便初期实质影响不大,但心理面冲击仍在所难免!
同类文章排行
- 进口的可控硅、二极管模块有哪些?
- 可控硅 量大从优
- 苹果ipad与深圳唯冠品牌之争
- 怎么判断可控硅的极性?
- 双向可控硅在交流调压电路中的使用
- 智能IGBT在汽车点火系统中的应用
- 星巴克用 胭脂虫当着色剂引抗议
- 新一代高结温微触发可控硅:让高温失控不成问题